close

雪頓節 曬大佛   

“雪”藏語意為“酸奶”,“頓”藏語意為“宴會”的意思,原先是一種純宗教活動。雪頓節是藏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藏曆六月三十日“雪頓節”當天,全西藏自治區在雪頓節期間依例放假七天,先是以哲蚌寺為中心,清晨在第一縷曙光的映照下,在山麓上徐徐展開一幅大唐卡,此時桑煙彌漫,法號齊鳴,成千上萬的信眾及遊客源源不斷地湧到佛像前敬獻哈達、虔誠許願。接著到羅布林卡觀看藏戲表演、逛林卡活動,藏人會在帳棚裡席地而坐喝青稞酒、酥油茶、小點心,聊聊天唱唱歌盡情歡度過一天。

 

徒步今年雪頓節管制區擴大,清晨六點由魯定中路與北京西路開始徒步,天微微的亮,發出微藍的光,溫度適宜沒有太冷。

 

徒步來到八一路口人潮開始多,天也更亮,烏雲中可清晰見到發藍光的天空。

 

徒步走了約一小時前往哲蚌寺大門售票口的人潮更多了。

 

徒步 滿滿都是人的哲蚌寺售票口,來報此處需要過安檢才能繼續前進。

哲蚌寺所有人開始努力往上爬

 

哲蚌寺 此時山麓上巨大的唐卡已展開

 

哲蚌寺

被人群慢慢推擠來到展示巨大唐卡的山麓上。

 

哲蚌寺 雪頓節 曬大佛越來越接近諾大殊勝無比的大唐卡下,令人感動。 

哲蚌寺 雪頓節 曬大佛 來到大唐卡下會覺得人非常渺小,也體悟喇嘛們扛此大唐卡上山的辛苦,與唐卡頂禮後順著人潮離開此區域。

 

哲蚌寺 雪頓節 曬大佛  

【雪頓節介紹】

雪頓節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雪頓節是純粹的宗教節日。在青藏高原每年夏季的六七月,天氣暖和,百蟲驚蟄出土活動。僧人外出活動時難免踩踏生命而違背了佛祖釋迦牟尼不殺生的戒律。因此,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派規定每年藏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之間,不准僧人出寺活動,要在寺院中,關門靜靜地修煉,稱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僧人在寺廟裡要行三事:即長淨,夏日安居直到解制。僧人直到解制後才能出寺下山,而每當到這個時候,當地的藏族百姓就會取出酸奶供養寺院裡的僧人,而獻上酸奶的人家就會得到,人畜兩安、五穀豐登的祝福。接著在拉薩羅布林卡舉行歡慶節,演出藏戲,哲蚌寺也就成為了雪頓節的活動中心,節日逐漸有了「哲蚌雪頓」之名。
到了第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的時候,在「哲蚌雪頓」時候,還調集西藏各地區的藏戲團前來演出。五世達賴移居布達拉宮後,除規定每年藏曆舉行「哲蚌雪頓」的頭一天在哲蚌寺首演外,又規定第二天到布達拉宮演出,然後在拉薩和西藏各地巡迴演出。18世紀後期,羅布林卡建成後,成為達賴的夏宮。公元1913年依照十三世達賴喇嘛的決定,每年「哲蚌雪頓」都要在羅布林卡首演,同時允許平民百姓進入觀看演出。相沿下來,就形成了群眾性的娛樂活動,雪頓節也由此得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ter 水哥 的頭像
    Water 水哥

    慈龍淨苑(水哥)

    Water 水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