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坐落在拉薩市區西北海拔3700公尺的瑪布日山(紅色)山峰之上,梵語「Potalaka」音譯「布達拉」,或譯「普陀洛迦」,藏語的意思是「觀世音菩薩居住的普陀洛迦山」,西藏人視觀音為藏地的守護神,他們相信世界猶如一朵蓮花,拉薩就是蓮花的中心,是觀音的淨土,觀音就居住在拉薩的布達拉宮。達賴喇嘛被視為觀音的化身,在人間傳菩薩道,因此,歷代 達賴喇嘛 住在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分為紅宮和白宮兩大部分。紅宮內主要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和神佛殿堂,白宮是達賴喇嘛的起居和舉行政教儀禮的地方。宮殿群東西長360公尺,南北長140公尺,從布達拉宮門前地面到宮頂117公尺,海拔高度約3,850公尺,主樓紅宮包括假窗共為13層,白宮為6層。布達拉宮主樓紅宮實際上只有9層,因藏族民間信仰認為13是吉祥數字,故配假窗成13之數。此外,布達拉宮還包括有山上的僧官學校、僧舍、東西庭院以及山下的雪老城、西藏地方政府馬基康、印經院、監獄、馬廄、布達拉宮後園、龍王潭等附屬建築。

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廣場北面的石砌門樓進來,經過安檢後穿過門樓即進入一個三面築有高牆的圍城,這稱為“雪”的地方。以前這裡設有噶廈下屬機關、藏軍司令部、監獄、印經院和作坊、馬廄、騾院、水院等,還居住過少數貴族和一些專為宮中服勞役的差民前方遠處可看到之字形樓梯經過查票哨沿著樓梯往上爬。

布達拉宮 沿著之字形樓梯往上爬,因為空氣稀薄眾人邊爬邊喘,汗水直流,建議邊爬邊休息邊拍照以便保有體力往上爬。

 

布達拉宮

來到轉角處可見到無字碑」。此碑是為紀念布達拉宮紅宮1693年(藏曆水雞年)落成而立。

 

布達拉宮在爬的過程中可見遠處的布達拉宮廣場。沿樓梯曲折而上,可見布達拉宮正面的東、西兩大門。東大門是入宮的主要通道,名叫平拮多朗。進門後,通過幽暗的階梯式複道,可來到換票口,換票後方可繼續往前。

 

布達拉宮 接著便可爬到白宮正門前的大廣場「德陽夏」。在此可買礦泉水與紀念品。
「德陽夏」是專供達賴喇嘛及高級僧俗貴族觀看藏戲、歌舞的場所。每年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達賴喇嘛每次都在德陽夏西面白宮第八層東日光殿居高臨下觀看表演。屆時,噶廈、譯倉的高級僧俗官員、三大寺堪布要出席陪伴。拉薩居民也可上山觀看表演。廣場上人山人海,氣氛十分熱烈。平臺南北兩面有回廊建築,東西兩側的樓房是僧官學校舊址。西面正中是進入白宮的大門。

白宮門前是短而陡的木梯,分三道,常人只可走兩邊,中間一條過去唯有達賴喇嘛和駐藏大臣才能行走。登上木梯,是白宮大門前的門廳。門廳的牆上遍繪壁畫,有7世紀修建大昭寺的場景、7世紀時布達拉宮的景象和唐太宗五難婚使、文成公主入蕃經過等故事。南面的牆壁上還有蓋著五世達賴喇嘛手掌朱紅模印的誥令,大意是讓第司•桑結嘉措代行其權,全藏僧俗都要服從等語。穿過門廳,就可進入白宮了。白宮位於紅宮之東,內有東大殿、目光殿、攝政王和達賴喇嘛經師的寢室、噶廈政府辦公用房等。

東大殿藏語稱措欽廈,是白宮內最大的殿堂,有44根柱子。這裡是舉行重大政治、宗教活動的場所。自清順治皇帝1653年冊封五世達賴喇嘛之後,曆世達賴喇嘛的坐床、親政、冊封典禮都在此由清朝駐藏大臣主持舉行。大殿正北是達賴喇嘛的寶座,寶座上方懸掛著鈐蓋“同治御筆之寶”印璽的“振錫綏疆”匾。殿內壁畫斑斕,其中有兩組壁畫最為引人,一組是描繪“猴子變人”傳說的,另一組講的是金城公主的故事。

 

布達拉宮

◎ 布達拉宮建造簡說
※始建:
布達拉宮始建於西元七世紀中葉(西元641年),約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
布達拉宮緣何而建,有三種說法:
一說是因西藏吐蕃王朝藏王松贊干布為統治西藏、鞏固政權,將統治中心從山南澤當一帶遷至布達拉宮,又為了防守外來侵略,於是在拉薩紅山上建造了紅山宮(藏語稱為頗章瑪爾布赤子,即紅山上的宮殿)這也是布達拉宮最早的稱謂;
另一說是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興建了布達拉宮;
還有一種說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後建議藏王松贊干布修建布達拉宮。

毀壞:
兩百多年後布達拉宮於九世紀末,隨著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毀壞,期間發生赤松德贊時期金頂受到雷擊,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因反對佛教引發戰亂,布達拉宮被毀得只剩下兩間房屋。

重建:
布達拉宮重建於西元十七世紀中葉(西元1645年),約是清朝順治年間。由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領導;由總管第巴‧索朗繞登與攝政王第悉‧桑傑嘉措主持修建。
當時,五世達賴喇嘛駐錫在西藏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寺院哲蚌寺甘丹頗章裡,其經師貢覺群培諫言:要想長治久安,須在紅山重建布達拉宮才行,因為該地是藏地最偉大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宮遺址;於是,五世達賴喇嘛親自實地考查了遺址、參與設計和構建等工作,施工期間還率領從屬三千人進北京朝拜清朝順治皇帝,在政治上得到了清王朝的認可,並得到了順治皇帝的大量賞賜,受賞的金銀珠寶也用於重建布達拉宮,歷時三年建成白宮——即布達拉宮東面的白色宮殿。五世達賴喇嘛在世時便一直住在白宮內。重建後的宮殿就稱為布達拉宮,意即觀世音菩薩居住的宮殿
西元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圓寂,攝政王第悉‧桑傑嘉措依照五世達賴喇嘛的遺囑,密不發喪15年,於1690年繼續修建布達拉宮,歷時三年建成中間的紅色宮殿「紅宮」,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也放置於此。後來第悉‧桑傑嘉措被西藏當時的權貴拉藏汗謀害。
之後的三百多年裡布達拉宮不斷得到擴建。主要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以及十三世達賴喇嘛在白宮頂部原有的西日光殿東面,加建了東日光殿,與布達拉宮山腳下的部分附屬建築。後面的龍王潭公園和布達拉宮前面的廣場,這些附屬建築大都是近現代當代才完成的。

維修:
布達拉宮的維修,可以說一直都未曾間斷,有專門的施工隊隨時處理著相關事宜。要說維修,截至目前規模較大的主要有兩次,第一次是1989年至1996年歷時7年的大維修,稱為一期工程(國家撥款5300萬),第二次是2002年至2010年的包括加固地壟為主的鞏固性工程,稱為第二期(國家撥款1.7億)。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ter 水哥 的頭像
    Water 水哥

    慈龍淨苑(水哥)

    Water 水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