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昭寺廣場  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的中心,始建于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據傳是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家鄉帶來的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而建立的。當初開始修建時。白天剛蓋好,晚上就被鬼神全部搗毀。赤尊請求文成公主幫忙堪輿占卜,文成公主說吐蕃地形如同一個仰臥的魔女,拉薩是魔女的心臟,臥塘湖是魔女的心血,要建成佛寺,必須用1,000隻白山羊從果噶拉山馱運土石,把臥塘湖填滿才能消除惡兆。赤尊便按照文成公主的建議修築大昭寺。

大昭寺寺院建成並開始供奉的時候,松贊干布命令石匠雕刻一隻白山羊,以紀念山羊的貢獻,並供奉於大殿西南角,寺名於是也稱為「羊土神變殿」(ra-sa-vphrul-snang),拉薩的古名「邏些」就是由藏文ra-sa(羊土)而來。此後,大昭寺的藏語名稱便改為「祖拉康」(gtsug-lag-khang),意為經堂。現在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去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而八歲等身像於八世紀被轉供奉在小昭寺,因殿內供奉文成公主帶來的覺沃像(釋迦牟尼金銅像),藏族同胞又稱大昭寺為「覺康」(jo-khang),意為供奉釋迦牟尼佛的殿堂。「大昭寺」是漢語稱呼,「昭」來自蒙語,解作寺廟。

大昭寺是土木結構的寺廟,主殿四層,殿頂覆蓋著西藏獨具一格的金頂,陽光下浮光耀金,光彩奪目。整個建築金頂、斗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樑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簷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屋內設有彌勒佛殿、觀音菩薩殿祖孫三法王殿度母殿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殿神變塔八藥師佛殿無量光佛殿蓮花生大師佛堂、吉祥天母班丹拉姆護法神殿等


大昭寺
大昭寺門口大批藏民虔誠的做大禮拜,五體投地的不斷跪拜有藏族老人,姑娘,青年人……一次次看著他們往前伏倒在地墊或冰冷的石板地上時,你能感受到一種來自信仰的力量。

大昭寺
大昭寺四樓平台上的金色屋頂(金頂),四座金頂覆蓋著鎦金銅瓦,四角雕有摩羯魚和火焰珠寶,上面排列著3個精緻的金瑞,鎏金屋頂,鎏金飾物和經幡、經幢,在藍天白雲映襯下,熠熠生輝,宏偉壯觀。

大昭寺
金頂底下三樓平台除了有可休息的椅子外,有販賣部,販售佛珠、轉經輪與藏香等等紀念品

大昭寺 雙鹿 法輪
四樓屋頂平台上有跪姿雙鹿與法輪,
法輪,顧名思義,代表法輪常轉,亦可代表佛。圓形象徵著圓滿,也象徵著輪回,佛法循環不息,碾碎一切邪道與罪惡。八個輪輻:代表了八正道(正知、正念、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增進),完成八正道體證苦集滅道,就能破除邪見,邪見破除了就是修證慧的生起;也就是說修證慧生起了,就能破除邪見。
兩邊的臥鹿象徵聽法,含義是佛法普渡眾生,連牲畜也可以理解也可稱雙鹿象徵弟子隨佛聞法修學。

大昭寺 轉經綸
雙鹿法輪兩側有兩座大大的金筒稱為「鎏金勝利幢。藏傳佛教認為勝利幢可以用來解脫煩惱、得到覺悟。
勝利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綢緞幢,用九層錦緞縫製而成,顏色依次為藍、白、紅、綠、黃、藍、白、紅、綠,桿頂為寶珠和三叉矛,主要放置在經堂內;另一種是銅製的,用銅皮打製而成,有的外表鎏金,上面鐫刻有咒文、獅頭、纓珞等,頂部為火焰寶,幢頂呈六角或八角形,每個角上還掛著鈴鐺,這種幢一般安置於寺廟佛殿屋頂及門頭兩旁,其含義與綢緞幢一樣,均是像徵降服一切邪惡的吉祥之物。

大昭寺
由四樓屋頂平台眺望布達拉宮與大昭寺廣場

大昭寺廣場與遠眺布達拉宮

大昭寺廣場前中間一棵柳樹,據傳由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當地人稱為公主柳,旁邊有三個石碑稱為唐蕃會盟碑、種痘碑和無字碑。而唐蕃會盟碑,為公元九世紀,唐朝與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王朝達成和好,以求“彼此不爲寇敵,不舉兵革”、“務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立此碑于大昭寺前。柳樹左邊黃色屋頂矮房為燈殿殿,上千盞酥油燈整齊地排列在燈架上,藏傳佛教有點燈的傳統,前來朝佛祈福之藏民必定前來點燈。

§延伸閱讀§

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 大昭寺 釋迦牟尼佛 十二歲等身像:
端坐在金色聖殿大昭寺,左手捧缽,右手扶膝蓋,面容慈善,神態安詳,雙目低垂,默然含笑,似在沉思,又像在凝望,令人親近,使人嚮往。只要你瞻仰過一次,就會終生難忘!祂是大昭寺的主神,藏傳佛教的精髓,千百萬佛教信徒的信仰中心。
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他的虔誠和崇拜。每逢神聖的日子,拉薩人照例都要來朝佛。他們圍繞釋迦牟尼佛像轉圈,圓圓的圈子緩緩移動,從古至今、從早到晚,周而復始永不止息。他們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的跪拜,千百年來這裏粗糙的石板已經被朝拜者的身體磨擦得像鏡子一樣的光滑。他們來到佛祖像前,往長明燈裏添酥油,在佛的腳下獻哈達,還有人在佛像前點千燈、點百燈,用金粉重刷釋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總之,他們把所有的虔誠都獻給了佛。
還有信仰極度虔誠的人,他們用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崇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肅藏區,一步一個長頭磕到拉薩,仿佛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把額頭輕輕地貼在他的左膝,低聲地陳述自己的祈求與願望,這是一個藏傳佛教徒最為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資料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ter 水哥 的頭像
    Water 水哥

    慈龍淨苑(水哥)

    Water 水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